西域传来的绳技,演为戏法,便有「天宫偷桃」这一传统法术。《聊斋志异》对此戏法曾有记载。作者蒲松龄幼时曾入省城,见到当时春日游会的戏法表演。变戏法的是父子二人,挑着一担箩筐,在官府堂前的天井表演。
戏法人说,要变桃子,可是时方初春,桃树才结花,何来桃子呢?戏法人便说:「叫我孩子上天宫的桃园,偷王母的蟠桃罢。」于是他便从箩筐中取出一捆绳索,口中念念有词,又步魁罡,结手印,一番造作之后,将绳索望空一抛,说也奇怪,绳索就凌空升起,仿佛有人在空中拿着绳索往上牵的样子。待至整捆绳索都冉冉升空之后,戏法人喝声「疾 ,绳索才停止上升,笔直悬空垂下。
这时候,戏法人就叫孩子上天宫偷桃了。孩子起初不肯,说曾经给天将追赶过,几乎丧掉性命。那戏法人却说生计艰难,家中又有病人,等钱用,他偷得天宫的蟠桃,官府老爷多多打赏,才可以解家中困境。孩子听见,踌躇半晌,然后勉强攀绳而上。几个起落,便不见了孩子的踪影。过一会,天上果然掉下几个蟠桃,戏法人一一接过,讨一个银盘,将蟠桃盛好,献给堂上官府列位老爷,正在此时,却忽生巨变。
堂上官府老爷正接过天上掉下来的蟠桃,却只见原来笔直下垂的绳索,忽然拍一声掉落地,戏法人这时慌了,说道:一定是天人发觉小儿偷王母的蟠桃了,他们将绳索剪断,小儿还怎能回来」。
正张惶间,只见空中掉下四肢,身躯、头颅,还血迹斑斑,戏法人这时放声大哭,一边哭着说:「小儿给天人斩成一段段,只是为了让老爷们可以啖到仙桃,长命富贵,如今我独生孩儿死了,我老来还靠谁人,」这样呼天抢地般哭,一边就把残躯收拾,放入大箩筐裹,最后才收拾绳索。
看戏法的人见他凄凉,况且又见银盘上明明摆着仙桃,便只好重重打赏他。连在天井外围观的老百姓,也都嘘吁着解囊。戏法人一边道谢一边收银两,待收齐之后,估计已有过百两了,却拍拍箩筐叫道:「小儿快出来谢赏」,这一喊,箩筐的盖应声而起,孩子笑盈盈地跳出来,四面作个罗汉揖,众人见了,只好呐声喊惊奇不已,赏过了的银子也不好讨回。
这套戏法,往往变一次就够用一年,乃是「江湖四大套」之一。日本人在西元十七世纪便曾记录了这套魔术,称之为「支那绳技」,但却未说出戏法的秘密。 中国戏法的绳技,如今已经可能失传,反而美国的魔术师大卫有绳技表演。他有一辑电视片集,临到结尾,双手抱起访问他的靓女,由舞台飞出去,一路仿佛腾云驾雾,飘过纽纣的上空,真的有如神仙游戏,这场表演,即是绳技表演。
王亭之看到这表演时,立刻联想起东方朔与齐少翁,那扮卫夫人的绳妓,大概也是这般飘然而行的样子。因为踩绳的人,如果技术够高明的话,正好利用半飘半浮的姿态,来掩饰自己的平衡动作,那些手持雨伞踩钢索的杂技人,无非是绳技中的小儿科耳。
|
|
 |
|